验配前检查:
1.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包括远、近视力)。
2.屈光检测,包括主观和客观检影验光,儿童需睫状肌麻痹验光。
3.角膜曲率检测,采用电脑自动曲率仪或者手动角膜曲率仪测定配戴者双眼两个主子午向角膜中心曲率。若为平角膜,角膜塑形的空间有限,近视度数较高时,不能获得理想的矫正。
4.角膜地形图检测,采用角膜地形图仪测定配戴者双眼角膜的几何形态,分析配戴眼的角膜散光和角膜e值。若角膜散光度过大或周边区曲率不均衡,可影响镜片的中心定位和附着力。
5.角膜直径检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的刻度,目镜测定角膜的直径。原则上镜片的直径应比角膜的直径小1~1.5mm。
6.角膜厚度检测,采用A型超声波或其他光学仪器测量测定配戴者双眼的角膜厚度。
7.角膜内皮检查,采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拍摄并获得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的参数,与同年龄组正常参数进行对照,并作为戴镜前的基础数据以观察戴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8.眼轴长检测,采用A型超声波或其他光学仪器测量配戴者双眼轴长。若配戴眼近视屈光度不高,但眼轴长明显增长,提示角膜塑形的效果不良。
9.眼压检测,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配戴者双眼眼压。国人的眼压均值为11~21mmHg,由眼压决定的球壁硬度构成角膜塑形的后模量,影响镜片的塑形效率。眼压偏低,后模量太小,则塑形效果慢而欠量,通常眼压低于12mmHg,则须慎择试戴。眼压偏高,后模量太大,则塑形效果快而足量,但弹复也快,效果不能持久。眼压高于正常值者可能为青光眼,禁忌配戴角膜塑形镜。
10.外眼部常规检查,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配戴者双眼外观、眼睑、泪器、睑结膜、球结膜、角膜、前房、房水、虹膜、瞳孔和晶状体。
11.眼底检查,采用眼底镜检查配戴者双眼眼底,排除严重的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
12.泪液膜分析,用Schirmer试纸或酚红染色棉丝测定泪液分泌量、存储量,检测泪液膜破裂时间(BUT,泪液膜稳定性检查),利用泪膜镜检查评价泪液膜表面性状。若泪液膜稀薄或量少可影响镜片的稳定附着。若泪液量明显减少,泪液膜性状评定已到IV级,说明配戴者有干眼倾向,一般不适宜配戴角膜塑形镜,并需要进一步详查。
合肥市 北一环 濉溪东路88号(新亚汽车站向西300米)